刘晓青 樊子安
2022年08月17日08:24 来源:学习时报
王志均(1910.8.3—2000.12.24),山西省昔阳县人,著名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留学,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开始受聘为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教授,曾担任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生理科学进展》杂志主编、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1987年、1993年三次荣获卫生部科技成果进步奖。
89岁时,王志均院士回顾一生以诗明志:“淡泊名利终一生,灯红酒绿似烟云。忠诚勤奋思报国,清廉朴素教儿孙。但求正直无私意,不做趋炎附势人。此生来日无多也,白鹤黄鹄任我乘。”这就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百般阻挠难挡赤胆忠心
“我出身于一个劳动人民家庭,是由中国人民的血汗养育大的。我家穷,我爱我的心地善良、勤劳一生的父母;我的国家穷,我爱我的有着几千年文化的祖国。”王志均出生于1910年,清王朝行将覆灭,政治腐败、列强环伺,整个社会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年幼之时,他目睹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从那时起学以报国的种子便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国耻,可以使一些意志薄弱者灰心丧气,也可以激发志士仁人的爱国热情。”王志均显然是有凌云之志之人,家国情怀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强烈。面对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挽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之中。
1932年,凭借扎实的文史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王志均顺利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的一员。四年苦读毕业后,留校担任了赵以炳先生的第一任助教,随后又转到驰名中外的协和医学院生理系进修,师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人林可胜先生。林老一向对弟子严格要求,几经磨砺,他逐渐成为一个经过严格和正规训练的“科班”出身的生理学工作者,打下了一生从事生理学科研和教学的扎实基础。但日本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陷入巨大灾难之中。1939年夏,王志均带着两套生理仪器,长途跋涉转移至抗日大后方,在昆明、贵阳、重庆等地的医学院继续任教。
抗战的艰苦更加坚定了王志均科学救国的决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跟随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著名消化生理学家艾维(A.C. Ivy)教授从事胰腺分泌研究。面对这一难题,很多专家望而却步,王志均则迎难而上,在经历七次失败之后,终于发现了移植大块胰腺的实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对胰脏两激素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释放的影响。可以说,这一重大创新成果开启了消化问题研究的新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开始对中国进行封锁打压,科学家们的归国之路变得极其艰难,王志均在《九十自述》中这样描述:美国移民局对留学生留美期限管理很严,每年要到移民局办理延长手续,还要我交付保证金500美元,保证在毕业后一定离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来了个180度转变,严格控制不让中国留学生回国,其目的显然是不想把美国培养的科技力量提供给它所认为的敌人,其居心是不良的。
百般阻挠难挡赤胆忠心。“我不愿在国外长期寄人篱下,‘为他人做嫁衣裳’。我一无意于官场,二无意于发财。我不怕吃苦,愿意走自己的道路做一个创业者,在祖国土地上成自己的‘家’,立自己的业,哪怕一切都从零开始,也心甘情愿。我相信,辽阔的祖国大地,可以提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英雄用武之地。”1950年,王志均等人冲破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经过二十余天的海上漂泊,终于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虽然归国时已是不惑之年,但从那一刻起,为中国生理学事业奋斗就成了他的“终身大事”。
推动我国细胞保护研究步入世界前沿
“生命本身内部蕴藏着无穷尽的奥秘。只有在学生理学中,才真正体会到机体之美,美不可言;其机理之妙,又奥妙无穷。”王志均对生理学有着无限的热爱,回国以后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开展胃、胰分泌的调控及消化与代谢关系等一系列开拓性研究,着手建立了北京医学院消化生理学实验室。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大量胃肠激素的发现,原有实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王志均在挑战中寻找到了新机遇,决定长期攻坚胃液分泌调节机制。经过苦苦求索,他带领团队成功发明了“胃肠三通瘘”和“胃肠四通瘘”制备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论证了迷走—胃泌素机制的重要作用,这项成果当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为中国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消化活动中神经与激素的关系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志均反复实验,大胆猜想消化器官活动有可能在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就已影响代谢过程。为了验证假说的科学性,他十几年如一日埋头实验室进行研究,最终证明消化器官活动可以通过迷走—胰岛素系统和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对代谢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消化器官活动意义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生理学家提出了“细胞保护”概念,王志均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前沿课题,于是带领实验室成员不失时机地开展前列腺素、胃肠肽等物质对消化系统的细胞保护作用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瞩目,并得到了国际胃肠内分泌学研讨会(1988年)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推动我国细胞保护研究由萌芽走向成熟,逐渐步入了世界前沿。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王志均的学术生涯,那就是“学生理学这条路是走对了”。王志均潜心治学,堪称博学鸿儒,特别是88岁高龄时出版的《生命科学今昔谈》谈古论今,详细地阐述了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等内容,生动诠释了为学与为人相统一的成功之道,堪称勉励后学的传世之作。
成就了符合时代需要的“活论文”
“我不喜欢专做科研,我对教学有兴趣,愿意做教师兼做科研。这就是我的志愿,一个平凡人的普普通通的志愿。”如其所愿,多年以后王志均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教育界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归国以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在教学方面大展拳脚,每天除了进行日常研究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讲授消化生理课。据学生回忆:“王志均先生讲课时必定穿一件整洁的白大衣,打一条领带,显得十分认真和严肃。他讲课生动活泼,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印象还历历在目。”王志均在课堂上大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因为他始终坚信,传授知识不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目的,提高创新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讲课是一门艺术,当教师的应当花些力气研究它。”王志均先生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总结教学经验,提炼教学方法,在《关于高等学校的智能培养问题》《关于培养研究生的几个问题》《创新乎,模仿乎》《关于培养科学道德问题》等著作中深刻地阐发了他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德智体有机统一,“一个人才绝不是仅仅是有知识而已,在德智体三方面有一不合格,就可能成为废品”;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培养有知识、有创新能力和有事业心的“三有”科技人才。其中,知识是基础,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鼓励学生多读书善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创新能力是关键,“在科研中,导师要用启发诱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而不是时时处处管起来。那种导师用脑、研究生用手的科研办法,是绝对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事业心是动力,开拓型人才只有心中有担当,忠于事业、乐于事业、勤于事业,才能满腔热情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为祖国培养的这些人才,其实也就是我的活论文。他们成长得好,为人民服务得好,我论文的质量就高。祖国养育了我,我反过来报效祖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志均执教数十载,桃李成林,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成长为生理学领域的中坚和骨干。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就,他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常以这句话鼓励自己,直至晚年依然心系“百年树人”大计,兢兢业业奋战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
在女儿王宪眼中,父亲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主动放弃各项优待,一生清廉俭朴。他做学问、做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风范,留给了我和我的后代,这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